诗人李白,通常被现代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他的浪漫主义的主要部分,是健康的、积极的。他运用了高度夸张放大的方法,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意志。这种浪漫主义,本质上是和现实主义相通的,它在任何民族的文学史上,都是被概括到整个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去的。
现存的李白的诗篇当中,直接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政治情况的,并不很多。如果和号称“诗史”的杜甫比较起来,尤其显得少。但是,人民的崇高优美的心灵,人民对于光明和自由、爱情和幸福的热望,人民为争取美好生活而斗争的决心,却通过诗人李白的同样性质的感情的抒写,而得到鲜明无比的反映。它们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的东西,被诗人用自己的心灵吸收和集中起来,予以艺术的提高,于是随着诗篇的广泛流传和深切感染,重又灌注进人们的心灵,成为一种力量,鼓舞人们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这就是诗人李白的巨大的进步意义之所在。
李白之所以能够这样成功地反映出人民的力量,是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巨大高涨的时代这一事实分不开的。
大唐帝国的建立,是隋末农民战争胜利的结果。隋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虽然和我国历史上的一切农民战争一样,没有也不可能使农民从封建制度之下得到根本解放,但是,就具体情况来看,这一次的农民起义,在其推翻隋朝的封建政权的斗争中,是曾经给封建力量中最腐朽的部分以严重的打击的。虽然农民战争的胜利的果实依然被地主阶级夺去了,封建的经济关系基本上没有改变,但靠农民战争兴起的唐朝的统治者,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农民的要求。唐帝国结束了汉末以来大约四百年中差不多一贯下来的分裂割据、异族侵入的长期混乱局面,在建国之初,就规定了一系列比较有进步性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 均田制 ”:它限制了土地的过分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保障了农民免于失去土地。此外,还有关于减轻赋税的,救济灾荒的,组织农村劳动力复员的等等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都是显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它们从唐代开国,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之变发生,大体上一贯地被执行着。因此,这一百三十多年当中,全国生产力大体上是一贯地上升,引起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的高涨,达到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当时的大唐帝国,成为世界上头等强大、文明和富庶的国家之一,完全不是偶然的。
那个时代的后期,约为八世纪的前半,我国文学史上称为“盛唐”,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各有其独特的风格,但总的来看,都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即我国文学史上所谓“盛唐气象”的反映。过去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对于所谓“盛唐气象”都非常推崇,用了许多话,例如“雄浑高华”“堂皇典丽”之类来形容它;归根到底,它无非是当时高涨着的生产力的表现。而在盛唐诗人当中,具有全面的代表性的,表现出最典型的“盛唐气象”的,就是李白。
李白的诗篇介绍给我们这样的一些境界:在那里面,景物的形象,有惊奇绝险的名山大川,有和平淡远的田园村舍,有穷边绝塞的苍茫,有曲涧清溪的幽静,有风雷怒吼,有花月争辉,有碧海仙山上高与天齐的“扶桑”“若木”,有沉香亭畔富艳风流的牡丹,有大地极北阴冥冷冽中的身长千里的“烛龙”,有江南山明水秀之乡的白鹭鸶和锦鸵鸟……活动的形象,有战争,有诗酒,有侠客的剑光,有美人的舞袖,有章台走马的五陵少年,有山林高卧的幽人隐士,有百战沙场的老将,有方巾缓步的迂儒,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东山谢安石”,有“笑隔荷花共人语”的“若耶溪旁采莲女”,有杀人报仇的勇妇,有秋作夜舂的农女,有“虚步蹑太清”的神仙,有“炉火动天地”的矿工……境界是那样丰富多彩,可是无论哪一个角落里,甚至已经说是“日月之照”所不到的角落里,都照临着白日或皓月的光辉,都通到一个广阔无边的背景,都流荡着一股长江大河似的奔腾浩荡的气势,更重要的是,都在读者心中引起一种生气勃勃、遏止不住的青春奋发的情感。很显然,诗歌中的这些境界,就是当时现实世界在诗人的天才的心灵中的投影。诗人李白的伟大意义,正在于此。
至于直接反映当时人民生活和社会政治情况的诗篇,在现存的李白的作品当中,虽然数量上所占有的比例较小,但并不是不重要的。对于当时朝政的紊乱,君主的昏庸,权臣贵族的荒淫横暴……诗人都曾就他所能认识到的,予以揭露和抨击。特别是安禄山之变这样一个当时震撼全国、后来深刻影响到整个历史发展的大事件,不仅被诗人深切关心,在不少诗篇中得到相当详尽的反映,而且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政治热情,使他写出一些长篇大论的直接评论时事的政论性的名作。这一部分的诗篇,政治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来都是高的,但对于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来说,究竟还没有达到足以成为他的主要代表作的水准。正因此,诗人的这一面就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也正因此,今天我们必须很好地认识这一部分诗,把它摆在应有的地位。
对于诗人李白的伟大的意义,还应该从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所起的伟大的作用来认识。
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开始,整个地来看,一直是贯串了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这个人民性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始终是和民间文艺的发展分不开的。一切真正有成就的作家和诗人,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向民间文艺学习,从中吸取了不可少的营养。凡是代表着整个一个历史时代的大作家和大诗人,都是意识或不意识地继承了某一整个历史时代的民间文艺的遗产,总结了某一整个历史时代当中作家们和诗人们向民间文艺学习、对民间文艺加工的经验,在反对反人民性和反现实主义传统的斗争中,结束了这个斗争的一个历史阶段,夺取和巩固了现实主义和人民性传统的胜利。李白,就是起了这种伟大作用的伟大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