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众权贵又在王章府上饮酒,这次无关朝局席间,众人玩起了
几天后,众权贵又在王章府上饮酒,这次无关朝局。席间,众人玩起了当时时兴的一种手指游戏——手势令。比如说甲方“亚其虎膺”,乙方则伸手掌;乙方说“以蹲鸱间虎膺之下”,甲方则屈大拇指,“以戟差玉柱之旁”,则伸中指,伸错了则罚酒。
游戏非常简单,但要命的是史弘肇根本不会,而坐在他身边的客省卿阎晋卿倒娴熟此道,不厌其烦地教史弘肇。苏逢吉正坐在史弘肇对面,看到史弘肇笨手笨脚,突然冷笑着来了一句:“不会不要紧,身上坐着一个姓阎的,还有什么不会的。”
苏逢吉这句话,其实是在讽刺史弘肇的老婆阎氏。史夫人虽然现在混得人五人六,但早年却是酒肆娼妓出身,这是史夫人永远洗不掉的污点,也是史弘肇最忌讳别人提的。苏逢吉却专揭史弘肇的伤疤,史弘肇顿时火冒三丈,当时就和苏逢吉翻了脸,站起来冲着苏逢吉一顿骂,苏逢吉装聋作哑。史弘肇不过瘾,踢翻桌子准备揪住苏逢吉一通胖揍,苏逢吉拔脚溜之,史弘肇还不善罢甘休,拔剑要追苏逢吉,还是杨邠死死抱住史弘肇,苦劝半天,才让史弘肇放手。不过,二人的关系从此彻底破裂,再无转圜的可能,“于是将相如水火矣”!
苏逢吉既恨史弘肇,又怕史弘肇,毕竟史弘肇主管京城禁卫,只要史弘肇一句话,苏逢吉立时就会被砍成肉泥。“吾去朝廷(官署办差),止烦史公一处分,吾齍粉矣!”可苏逢吉也知道,要扳倒史弘肇,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
其实苏逢吉并不孤独,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政治盟友,就是二十岁的小皇帝刘承祐。
当初刘知远托孤五大臣,主要是考虑到刘承祐幼弱不懂事,但刘承祐却从来不这么想。二十岁的年轻人,人生观早已成熟,即使从政经验略显幼稚,也应该适合放权锻炼。再者,二十岁的帝王还不亲政,只能说最高权力分配出了大问题。
问题其实就出在杨邠和史弘肇身上。
杨邠是首席顾命大臣,相当于清朝顾命八大臣中肃顺的地位,是“总机政”,而挂着归德军节度使衔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则负责汴梁城及皇宫安保,王章照样拨弄他的算盘珠子,天天叫嚣“笔杆子不如枪杆子,枪杆子不如算盘珠子”。
这三位大爷仗着是跟着老皇帝刘知远血雨腥风中闯荡出来的老一辈,向来瞧不上乳臭未干的刘承祐,虽然在君臣礼节上极尽恭顺,但具体落实到现实利益上,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插嘴。
如傀儡一般的刘承祐何止是插不上嘴,甚至他想得到一件玩具,都得先让几位顾命大臣玩腻了才能给他。《资治通鉴》记载明确:“(杨邠)虽不却四方馈遗,有余辄献之。”说得直白些,就是杨邠贪财,地方上贡献给朝廷的财物,都进入了枢密府,成了杨邠的私产。而杨邠总要顾及小皇帝的面子,在一堆金珠宝贝中挑些次等货,随手就扔给了叫花子刘承祐。
这等无礼的羞辱,换了你,你还会心平气和?刘承祐不恨杨邠,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当时有堪称算盘天才的王章坐镇经济战线,帝国财政非常健康,“承契丹荡覆之余,公私困竭,章捃摭遗利,吝于出纳,以实府库。属三叛连衡,宿兵累年而供馈不乏。及事平,赐予之外,尚有余积”。而刘承祐盯上的,就是这个“余积”。刘承祐不傻,手上没钱,自己就拉不起一个山头。身边没几个得力的狗腿子,腰杆子就硬不起来。何况作为天朝皇帝,平时需要的花销太多,可那几个该死的老头死掐钱袋子不给钱,刘承祐脸上也没有面子。
不仅是钱,权力也成了刘承祐急需插手的领域。刘承祐对外姓权臣霸占刘家天下非常不满,须知天下姓刘,不姓杨不姓史不姓王。随着刘承祐的逐渐长大,他的身边聚集了一伙帝国权力的边缘者,如枢密承旨聂文进、内客省使阎晋卿、飞龙使后匡赞、翰林茶酒使郭允明,以及刘承祐的舅舅李业。
其他小鱼小虾可以慢慢想办法往上爬,但李业是先皇帝的小舅子,今皇帝的大娘舅,早在刘知远时期就主管皇宫钱袋子。刘承祐想让舅舅出任当时出现空缺的宣徽使,为了能让顾命大爷们成全他,刘承祐甚至都搬出了满头花白的李太后,希望杨、史等人能给哀家一个薄面。
但杨邠和史弘肇并没有给老太后面子,而且直接当众打脸,不行!理由是官员升职的规矩是按资历慢慢爬,而不能随时超车加塞,更何况李业是外戚,自古外戚祸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不提,近的如冯玉亡晋……
李业没能爬上去,而聂文进、阎晋卿等人虽然都是刘承祐的心腹,但他们的升迁之路也被杨、史等人堵死。这些人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自然“共怨执政”。
- 关键词:毕业生、找工作、求职骗局[图]
- 银行的面试技巧[图]
- 馒头和面包的区别是什么? 馒头和面包哪个有营养[图]
- 孕期“变丑”不要怕[图]
- 专家提醒:准妈妈应劳逸结合[图]
- 12个常被搞混的健康常识,你是不是也搞错啦?[图]
- 不宜用茶水送服药物[图]
- 冬季寒冷易生病,自制汤水来滋补[图]
- 成人每天吃盐上限6克改5克[图]
- 南山看洞天,礁岩徒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