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
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疏奏,太宗谓徵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公作朕耳目股肱,常论思献纳。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录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徵黄金十斤,厩马二匹。
我天生愚钝,不能通达事理,略举平时所思所想意见共十条,希望陛下采纳,也希望能够于国于民有所裨益,如有冒犯,臣甘冒杀身之祸,也在所不辞。
看罢奏疏,唐太宗对魏徵说:“臣子侍奉君主,只顺从旨意是很容易的,忤逆君王的心意可就太难了。你作为我的辅佐重臣,能常常想着向我进谏,的确难能可贵。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改正,在政务上做到善始善终。如果违背了你的意见,我又有何颜面再见到你?又怎么才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呢?我得到你的奏疏之后,反复研读思考,觉得你的意见言辞激烈但道理坦直,所以我将它贴在屏风上,早晚都能够看到。还把奏疏交付给编写史书的官员抄录,希望千年之后,人们都能够知道我们君臣之间的情义。”事后,唐太宗赏赐给魏徵黄金十斤,良马两匹。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魏徵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无由倾败矣。”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周围的侍臣们说:“平定天下,我已经做到了,可是,如果守天下不得法,功业也难以保住。秦始皇起初也曾平定六国,据有四海,但他晚年却不能很好地守住江山,这个教训真可作为鉴戒。各位大臣,你们应该公而忘私,已经取得的荣誉地位,就能保持到最后。”魏徵说:“臣听说:战胜容易,保持胜利困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已显赫,德行教化又深入人心,如果能永远用这种态度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理由倾覆了。”
贞观十六年,太宗问魏徵曰:“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陛下圣德玄远,居安思危,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问魏徵:“我看近代的帝王,有传位十代的,有只延续一代、两代的,也有自己取得天下又自己失去的。我之所以常常感到忧虑恐惧,或者是因为害怕抚养百姓未能做到各得其所;或者是因为怕自己心生骄逸,喜怒过度,而自己又不能觉察到。请你为我讲讲其中的道理,我将把它们当作准则。”魏徵说:“嗜欲喜怒的情感,人生而有之,无论贤者、愚者都在所难免,只是贤者能够有所控制,凡事不过度,愚者却恣意放纵,以至于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陛下圣德高远,能够居安思危,衷心希望陛下能抑制私欲,善始善终,成就完美的功业,造福千秋万代。”
“善始慎终”是贞观君臣论政的主要话题之一。常言道:善始易,善终难。如何才能守住江山社稷使其不至于衰亡,甚至创造太平盛世的辉煌,这是每一位帝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贞观五年,唐太宗常常提醒自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但是到了后来,他志得意满,傲视古今的情绪日益滋生。例如贞观九年时,他自我吹嘘“武胜于古”,“文过于古”,“怀远胜古”,“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针对这种状况,魏徵在贞观十三年上奏了《十渐不克终疏》。这篇著名奏疏尖锐地指出“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要唐太宗牢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学问类
存养类
持躬类
摄生(附)
- 再婚女性都有的心理变化 再婚男女正确相处方式[图]
- 各国吃鸡蛋的奇怪习惯[图]
- 须臾(xū yú)一会儿如厕上厕所俎切肉的砧板何辞为还告什么[图]
- 欧洲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也有为孩子举行”首次圣餐”和“坚信[图]
- 礼器者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图]
- 女官女道人太真道教称女性仙人为太真杨玉环初见玄宗时穿着道士服[图]
- 虚实呿吟上文“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的简缩[图]
- 益州隋蜀郡唐武德元年 改为益州天宝初又改为蜀郡至德二[图]
- 乏竭疲乏口渴五脏的阴气安静时就精神内藏躁动时就易于耗散假如饮[图]
- 晋文公一回国即位就训练百姓作战过了两年就想用他们子犯说“百姓[图]